【灵山鸿儒】“唾面自干”成语与唐朝宰相娄师德

江西上饶城北,七十二座花岗岩峰峦组成的灵山如“睡美人”横卧云端,这里既是道家“第三十三福地”,也是孕育“祖孙二代七贤士、合家仁宦二十三”的娄氏家族的地方。在灵山东麓的沙溪镇毛阍村,青石板路蜿蜒至娄氏宗祠,斑驳的匾额上“理学旧第”四字,默默诉说着这片土地与“唾面自干”成语的千年渊源。
图|王俊
据《上饶县志》记载,娄氏家族自唐代定居于此,世代受灵山云雾润泽、岩石品格熏陶,养成娄氏家族以娄师德的廉洁奉公、大度忍让等品质的家风家规,约束和激励着后世子孙,诞生了明代儒学家娄谅,明代著名理学家、教育家娄性、娄忱,娄妃娄素珍等历史名人。
图|杨雅婷
据《新唐书》记载,娄师德升任宰相后,弟弟外放代州刺史,临行前他以“唾面自干”相嘱:“人唾汝面,怒汝也;汝拭之,乃逆其意,不拭自干,当笑而受之。”这段对话道出了比“隐忍”更深刻的处世哲学:真正的宽容,是如灵山云雾接纳岩石般自然,不刻意对抗,却在静默中消解戾气。这种智慧,在他与政敌狄仁杰的交往中展现得淋漓尽致——当狄仁杰多次排挤他时,他仍数次推荐其担任要职,最终让狄公愧叹“吾不逮公远矣”,成就了一段“宰相肚里能撑船”的佳话。
图|网络
灵山的自然景观与娄师德的人生轨迹相互印证:他在西北边疆屯田二十四年,面对吐蕃侵扰和恶劣环境,如同灵山岩石在风雨中扎根,将“唾面自干”的隐忍转化为务实担当。他带领士兵开垦荒地,积谷八百万石,让荒漠变成绿洲,正如灵山以坚韧的花岗岩基底托举云雾,在静默中孕育生机。这种“外柔内刚”的品格,至今仍镌刻在沙溪镇的文化基因里——娄氏宗祠内,“学山之容,纳川之量”的家训与灵山“包容万物”的道家思想遥相呼应;镇口的廉政文化墙上,娄师德“笑纳唾沫”的画像旁,便是灵山标志性的“石人观海”景观,仿佛在诉说:真正的强大,是像灵山那样,既能承载云雾的轻柔,也能抵御风雨的侵蚀。
图|周运生
图|陈重镳
娄师德的宽容并非无原则的退让,而是如灵山岩石与云雾的共生——岩石的坚硬是底色,云雾的柔和是表象,二者交融成就了天下福地的独特气象。毛阍村至今保留着“不与人争利,不恃才傲物”的乡风,恰是“唾面自干”精神的当代演绎。
从灵山的云雾到沙溪的宗祠,从唐代的朝堂到今日的景区,娄师德的“唾面自干”早已超越了个人修养,成为上饶文化的重要符号。它提醒世人:真正的宽容,是像灵山那样,在接纳中保持本真,在隐忍中积蓄力量。当游客站在灵山之巅俯瞰饶城,会看见信江如带环绕沙溪古镇,娄氏宗祠的飞檐在云雾中若隐若现。
图|余剑辉

编辑|龚小丽
校对|巫舒雨
责编|潘 珺
监制|蒋鹏程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