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红色灵山】粟裕突围勇取灵山乌鸦弄

粟裕将军在1935年初率红十军团先头部队突围时经过的灵山乌鸦弄,位于江西省上饶市广信区灵山北麓,在灵山的乌鸦峰与中台峰之间,是一条南北走向的狭长峡谷,长逾百米,南宽北窄,两侧为陡峭的悬崖峭壁,仅容单人通行,峡谷内怪石林立,岩洞密布,隘口处有古人开凿的曲折古道,易守难攻,地势险要。
图|刘军照
1933年10月,方志敏曾在乌鸦弄设立临时指挥部,并修筑炮台。1934年秋,红军主力北上后,一支红军连队在乌鸦弄阻击国民党军,因弹尽粮绝全部牺牲。1934年11月,红十军团(原北上抗日先遣队)在皖南谭家桥战役中失利,被迫退回赣东北苏区。
1935年1月,军团主力在怀玉山区遭国民党军重兵包围,方志敏、刘畴西等率部苦战突围,而粟裕则奉命率800余人的先头部队先行转移。根据史料记载,红十军团先头部队在1月16日晚从德兴县广财山出发,经上饶县(今广信区)境向闽浙边转移,乌鸦弄作为灵山的险要隘口,是其必经之路。
茗洋湖|蔡涛
1935年2月,以粟裕为师长、刘英为政委的挺进师迅速组建。在全国革命形势陷入低潮、浙江革命环境特别恶劣、兵力弱小、弹药匮乏、毫无接应的艰难情况下,挺进师指战员克服先遣队失败和大批战友牺牲的心理压力,抱着继承先烈遗志、誓死挺进浙江的坚强决心,迅速出征。
1935年2月27日,在两次出征均遭强敌阻击失败后,第三次誓师出征,538名指战员无畏无惧,经横峰县葛源进入广信区境,过茗洋关,走乌鸦弄,攀越灵山,连夜急行军,抢渡信江,冲过敌人多道封锁线,成功出征。此次突围保存了革命火种,为后续的浙西南游击战争奠定了基础。
乌鸦弄作为赣东北苏区的重要军事隘口,见证了粟裕将军在1935年初的关键突围行动。其险要的地形和历史意义,使其成为研究红军长征初期战略转移的重要节点。尽管具体突围细节因历史记载有限而不够详尽,但结合地理环境和战役背景,可清晰勾勒出粟裕在此处化险为夷、保存革命力量的英勇历程。
您若想进一步了解粟裕将军过乌鸦弄的事迹可参考《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军事建设》等地方志文献,或者去上饶市广信区湖村乡东灵村实地考察乌鸦弄遗址,至今乌鸦弄峡谷内仍可见红军当年的炮台遗迹、弹片弹壳等。

图|杨晓明
END
扫码关注

编辑|龚小丽
校对|巫舒雨
责编|潘 珺
监制|蒋鹏程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