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灵山夜话】李老真君封神的历史印记

上饶灵山    历史文化    【灵山夜话】李老真君封神的历史印记

石人峰|杨雅婷

 

上允奏封李神为助灵将军喜赋

宋·徐俯

凯旋功奏允莫延,爵赐将军谥助灵。

已见白旗寒贼胆,更于清庙发神馨。

令名三殿书龙凤,公道千年炳日星。

望斗深山登跨鹤,数峰偏爱石人青。

徐俯(1075~1141),字师川, 自号东湖居士,江西派著名诗人之一, 诗人黄庭坚的外甥,原籍洪州分宁(江西修水县)人,后迁居德兴天门村。绍兴九年(1139),知信州。不久因病辞官返乡,终老德兴。工诗词,言语秀丽,意境开阔,著有《东湖集》。

 

这首《上允奏封李神为助灵将军喜赋》,为我们揭开了李老真君传奇故事的一角。诗中开篇就点明李神因凯旋之功迅速获封“助灵将军”,彰显其功绩备受朝廷重视 ;“清庙发神馨”则表明其德行与功绩被后世敬仰,在清庙中享受祭祀,散发着神圣的光辉;最后“令名三殿书龙凤,公道千年炳日星”更是高度赞誉李老真君的美名与秉持的公道,如龙凤般在殿堂闪耀,似日月星辰般千古不灭。“望斗深山登跨鹤,数峰偏爱石人青”,李老真君在深山之中乘鹤飞升,而周围山峰仿佛也偏爱那石人峰的青翠之色,这石人峰点明了这李神就是灵山立化成神的李德胜。

 

图|黄建军

 

在灵山石人殿的传说里,李老真君的故事要从唐朝说起。

李老真君原名李德胜,字元明,河南沈丘人,唐德宗时进士,官至吏部员外郎,后任信州知府。唐贞元六年,信州府诸邑大旱,百姓苦不堪言。李德胜听闻灵山石人殿里的胡昭君得道成仙十分灵验,便斋戒沐浴,徒步前往石人殿求仙赐雨。一路上烈日炎炎,路途遥远,他不辞辛劳,到石人殿后却因中暑昏倒,最终立化于殿中。也有说法是他探身望井时中暑,昏倒在井旁。而他为求雨而殉职的举动感动了上天,顷刻间大雨倾盆,解除了信州干旱,拯救了一方百姓。

人们为纪念李德胜,将其真身塑成金身供于石人殿。此事上报朝廷后,皇上敕封他为“真君道人”。此后,据传李德胜的仙踪多次显灵,或助朝廷平叛,或解民间疾苦,只要百姓有所祈求,他都有求必应,一时威名远扬,成为了当地护国佑民的神灵,深受民众爱戴。

 

石人殿|黄文琪

 

宋宣和二年九月,徽宗赵佶敕赐“鹰护”殿额;绍兴四年,封助灵将军,这也正是徐俯诗中所写的受封之事。后来在明嘉靖二十年,大学士夏言请封为“江西灵山鹰武李将军之神”,万历年间又封“西济宏道护国崇兴真君”,民众皆尊他为李老真君。

 

图|蔡涛

 

图|余丽芳

 

历史的长河滚滚,石人殿历经风雨,虽多次扩建与修缮,从最初的小祠庙逐渐成为规模宏大的庙宇建筑群,不变的是依然承载着人们对李老真君的信仰与寄托。

 

 

 

END

 

 

编辑|龚玉珊

校对|龚小丽

责编|潘   珺

监制|蒋鹏程

 

 

2025年7月21日 09:03
浏览量:0
收藏